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海参越冬保苗技术)

2024-07-29 三农助农 0次阅读 未知

随着气温开始不断的下降,水温也在逐渐下降中,海参开始进入到越冬期,这时池塘的温度普遍低于浅海,加上上高温时期残存的排泄物,在越冬时封冰后极易出现海参缺氧、气泡病等问题。所以海参的越冬期管理极为重要,一起来看看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吧。

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

1、管理要点

根据气候的变化,海参的越冬期可分为封冰前、封冰期以及融冰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措施皆不相同,任何一步出现差错,都有可能会导致海参越冬失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

2、封冰前管理

气温下降,水温也随着下降,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水温,有利于保持水底环境的稳定性,能避免因风力和温蒂给水质和底质给海参应激反应和疾病发生。另外提高水位还能抑制水草植物的生长,不同地区温度不同,所以水位也不一样,一般在1.5-2米之间。还要加强水质和底质的管理,在秋季时是还是摄食最大时间,所以养殖池底堆集了大量放入排泄物,会在低温环境下发酵变质,产生有毒物质,造成海参大批死亡现象。所以在封冰前要全池泼洒氧化性底质改良剂,分解有机质,改善底质、解毒,使海参安全生长。和底质一样,水质的管理也不容忽视,冬季温度较低,水质较难变质,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溶氧,溶氧不足,造成海参缺氧死亡,所以在封冰前要做好溶氧措施。

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

3、封冰期管理

在封冰后要定期检查水质和海参的情况,尤其要注意水质缺氧和气泡病,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减少损失。冬季下雪会影响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溶氧,所以下雪后要及时清除冰面上的2积雪,使藻类能正常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溶氧,以免造成缺氧现象。当气温回升后,光照时长增加,水中的藻类和草类生长旺盛,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较多,这样就会导致水体的溶氧过度,不及时释放,就会引起气泡病的发生,这时就要在冰面打冰眼,释放掉多余的氧气。

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

4、融冰期管理

在气温逐渐上升,冰面逐渐融化时就开始进入融冰期,这时水体中的盐分和温度会急剧下降,极易引发应激反应导致海参死亡。在冰层较厚的地区,在融冰期时冰层融化会导致大量淡水在表层聚集,导致下层缺氧,所以在这时就要及时把这些淡水排出,注入新海水。还有就是处理底质了,封冰时间较长,底部有大量的死亡腐烂的水草植物,它们会发酵累积有害物质,还融冰时气温回升,海参开始摄食,会将它们吃掉,就会引发肿嘴、化皮等现象。所以要融冰后要及时投放改良剂分解池底有机质,如果发现肿嘴、化皮等现象,可全池投放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消毒处理,不建议施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以免引起海参的不良反应。

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

以上是海参越冬期管理技术,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海参养殖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猜你感兴趣
海参养殖条件(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海参养殖条件(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海参是海洋中的珍品,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食材,同时也是一味名贵的药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海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的海参早已..

2024-07-27 0次阅读
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简介

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简介

旧院黑鸡因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旧院镇而得名,是一个肉蛋兼用型品种,全身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乌皮乌肉和白皮两种;蛋壳浅褐色,少数蓝色.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素有生命之源绿色食..

2024-07-23 0次阅读
金边黄杨 金边黄杨简介

金边黄杨 金边黄杨简介

金边黄杨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叶黄杨的变种之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

2024-07-19 0次阅读
西门塔尔牛图鉴 西门塔尔牛简介202

西门塔尔牛图鉴 西门塔尔牛简介202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2024-07-17 0次阅读
东北黑蜂图鉴 东北黑蜂简介

东北黑蜂图鉴 东北黑蜂简介

东北黑蜂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是中俄罗斯蜂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它是在闭锁的自然环境里,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进行所培育的中国..

2024-07-17 0次阅读
巨峰葡萄图鉴(巨峰葡萄品种简介)

巨峰葡萄图鉴(巨峰葡萄品种简介)

巨峰葡萄果实成熟时果穗上的果粒应着生一致,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巨峰葡萄无核率达95%以上,糖度17度以上,果穗自然、完整、紧凑,无病斑、无病果、果粒大小均..

2024-07-16 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