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虫

2024-07-25 三农助农 0次阅读 佚名

红虫是摇蚊的幼虫,是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据一般估计,摇蚊的种类大约可占湖泊生物区系的25%,个体数量常极为众多,栖息密度每平方米达到5万只红虫的情况并不少见,因而成为水域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虫

红虫是摇蚊的幼虫,是淡水水域中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据一般估计,摇蚊的种类大约可占湖泊生物区系的25%,个体数量常极为众多,栖息密度每平方米达到5万只红虫的情况并不少见,因而成为水域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态特征

红虫圆柱形蠕虫状,身体细长,全长2-30mm,由头壳和12个体节组成,前3个体节为胸节,后9个体节为腹节。各体节粗细相近,外形无甚差别。体色淡,部分种类因体液中含有血红素而身体呈血红色。

初孵的红虫具趋光性,经过3~6天浮游生活后,转入底栖生活,利用藻类、腐屑、细沙、淤泥、唾液腺所分泌丝状物筑巢,多数种类筑成两头开口的管型巢。随着幼虫转入底栖,幼虫由趋光性改为背光性。幼虫经四次蜕皮后进入蛹阶段,每蜕皮1次,体色加深,从淡红色、鲜红色、深红色至变成黑褐色的蛹。

红虫除了环足摇蚊属中某些专吃植物的种类外,其余种类可分肉食性与杂食性两大类。肉食性种类以甲壳类、寡毛类和其他红虫为食。而杂食性则以细菌、藻类、水生植物和小动物为食。幼虫的摄食方式有:粘食、滤食、沉食、采食和捕食几种红虫又名血虫,在各类水体中都有广泛的分布,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栖动物总量的50%~90%,是多种经济水生动物如鲤、鲫、鲮、鲟、青鱼、黄鳝、泥鳅、河蟹、鳖、龟等的优良天然饵料。

世界上已知的摇蚊科昆虫约有5000种,与常见的蚊子比较相似,但主要的不同在于触角上密生细毛,就像羽毛一样。另一个不同是,它的嘴(口针)已退化,不具吸食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不会咬人。红虫还有一个本领,它可以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中生活。因为它体内拥有血红素,这也是为什么它呈血红色。

红虫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它在各类水体中都有广泛的分布,而且数量较大,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栖动物总量的50% ~90%。红虫是水体中重要的食物链中的一环,是多种经济水生动物如多种鱼、虾、蟹、鳖、龟等的优良天然饵料。红虫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41% ~62% ,脂肪占2%~8%。

价值作用

由于红虫主要以水底有机物碎屑为食,且摄食量相当可观,因而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中的有机物矿化作用和消除有机物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摇蚊科昆虫又因种类丰富,个体众多,不同种类对水域生境要求不同,从而成为监测水体环境和污染状况的优良指示生物,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红虫又是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营养价值很高,因此与养渔业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少数植食性种类的幼虫可以对水生经济作物造成侵害。

生活习性

红虫可生活在各种水体中,以淡水湖泊和河流的水体底部或水生植物间为多。红虫是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也是摇蚊的越冬虫态。

种群分布

稻田摇蚊在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的稻田中为害很大,往往需要进行防治。我国稻田中发生的摇蚊种类丰富,且发生数量巨大。

生存方式

污水及死水可滋生大量的幼虫。多数红虫取食水体中的有机物。在淤泥或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由于缺少鱼虾等天敌,它们可以大量繁殖(有些摇蚊的幼虫甚至有繁殖能力,这在达尔文“物种起源”14章有论述)。

摇蚊成虫几乎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有糖分的液体。夜间有强向光性,灯下常见。羽化后常有婚飞习性,雄成虫成大群在清晨或黄昏群飞,雌虫被吸引入群后即行交尾,常在数秒钟内完成。雌虫一生一般只产一次卵,直接产于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物上。卵期由数日至数周不等,但多数种类卵期很短。幼虫期占据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由2周至4年不等,一般为4~5月。

在水产养殖中,红虫具有许多优点:大小适宜,适口性好;营养全面;不会污染水体,而且残存的红虫不会对养殖对象产生危害,由于摄取水体中的有机碎屑,还能净化水质。因此,大量培养红虫来培育经济水生动物的幼体具有重要意义。

多数红虫取食水体中的有机物。在淤泥或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由于缺少鱼虾等天敌,它们可以大量繁殖(有些摇蚊的幼虫甚至有繁殖能力,这在达尔文" 物种起源"14 章有论述)。在北方,通常一年发生2 代,4-5 月和9-10月可见摇蚊,黄昏时摇蚊在一起成群飞舞,雌雄进行婚配。有时数量之大,看上去似黑烟。

养殖方式

1、养殖池建设

养殖池用砖块浆砌而成,池底用水泥沙浆抹平。池子大小因地制宜,面积为50平方米~300平方米,但益小不益大。池形为长方形,池高40厘米。排水口设在池底靠近排水渠的一边,排水管用直径为10厘米的PVC管制成。排水口可垂直插一直径相同的PVC管,用以调节水位,使每个养殖池水位控制自如。每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设化粪池1个,面积50平方米—80平方米,深60厘米。

2、养殖前准备

底泥以池塘淤泥最佳,壤土次之,不宜使用砂质土,泥土粒径<80目。底泥厚度5厘米~8厘米,铺设均匀。水深为12厘米~15厘米。每100平方米施用经发酵的猪粪等有机150千克。在施用有机肥后,用1ppm漂白粉带水消毒。

3、日常管理

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调节水位,气温≥35℃,<10℃时,水位保持在15厘米~20厘米,<35℃,≥10℃时,水位保持在12厘米—15厘米。

当养殖池的红虫采捞高峰期过后,要补充一定量的经发酵的有机肥,数量为每100平方米施用50千克。

4、病害防治

养殖过程中,红虫生长情况良好,没有发现病害,但是任何生物体都会有病害发生,随着红虫集约化养殖的实施,病害也将增多,并影响到产量的提高和摄食对象的安全。日前在据有关资料介绍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对红虫有害。日前在养殖过程中亦有病害现象发现,还没有具体措施进行防治,建议在每次加入粪肥的同时用1ppm漂白粉带水消毒,进行预防。

养殖价值

红虫营养丰富,虫体含干物质为1.4%;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41%~62%,脂肪为2%~8%,热量为4卡/克。红虫可作为多种经济水生动物的生物饵料,特别是在鳝苗、蟹苗的培育及稚鳖的饲养过程中,大量投喂红虫,具有重要作用:红虫大小适宜,适口性好;营养全面,能促进经济动物幼体的生长发育;不会引起饲养池的水质污染;残存于饲养池中的红虫不会对养殖对象产生危害,因其大量摄取水体中的有机碎屑,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早在1951年,前苏联就建有专门的培育背红虫的“工厂”。在我国水产大发展的今天,大量培育红虫作为一些名特优水产品幼体的生物活饵料,一定会起着重要作用。

猜你感兴趣
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简介

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简介

旧院黑鸡因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旧院镇而得名,是一个肉蛋兼用型品种,全身羽毛黑色带翠绿色光泽,乌皮乌肉和白皮两种;蛋壳浅褐色,少数蓝色.被中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国独有,万源特有”,素有生命之源绿色食..

2024-07-23 0次阅读
金边黄杨 金边黄杨简介

金边黄杨 金边黄杨简介

金边黄杨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叶黄杨的变种之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

2024-07-19 0次阅读
西门塔尔牛图鉴 西门塔尔牛简介202

西门塔尔牛图鉴 西门塔尔牛简介202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并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但由于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也并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2024-07-17 0次阅读
东北黑蜂图鉴 东北黑蜂简介

东北黑蜂图鉴 东北黑蜂简介

东北黑蜂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是中俄罗斯蜂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它是在闭锁的自然环境里,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进行所培育的中国..

2024-07-17 0次阅读
巨峰葡萄图鉴(巨峰葡萄品种简介)

巨峰葡萄图鉴(巨峰葡萄品种简介)

巨峰葡萄果实成熟时果穗上的果粒应着生一致,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巨峰葡萄无核率达95%以上,糖度17度以上,果穗自然、完整、紧凑,无病斑、无病果、果粒大小均..

2024-07-16 0次阅读
美国白蛾图鉴 美国白蛾简介

美国白蛾图鉴 美国白蛾简介

美国白蛾的雌雄异型,成虫白色雌蛾体长9-15mm,翅展30-42mm。雄蛾体长9-14mm,翅展25-37mm。雄蛾触角双栉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蛾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成虫前足基节及腿节端部..

2024-07-16 0次阅读